社区书记李浩然刚从贫困家庭走访回到办公室,就听到桌上的座机急促地响了起来。拿起一接,清脆悦耳的女人声音传了过来:“是李书记吗,猜一下我是谁?”
“张一帆。”李浩然对这像歌一样的声音当然记得。“哈哈!老同学,还记得我。”张一帆高兴地说,“你稍等一下,我马上就过去看你。”
母亲在医院准备手术,本想利用午休时间去趟医院,张一帆这位多年没见面的老同学来看望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走开,何况她还是自己曾一直暗恋的女生,不过这份情感他始终没表露出来。
不到10分钟,张一帆已经坐到了李浩然的办公室里。几年没见的张一帆显得更加成熟有丰韵。相互寒暄了几句后,张一帆把捧在手里的茶水杯放在茶几上,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老同学,我这次来主要是想请你帮帮忙,为我叔和婶办理一下低保。”
“为叔婶办低保?”听完这话,李浩然的大脑飞速把全社区今年需要办理低保的家庭都梳理了一遍,里面没有张姓的人家,在他走访过的张姓人家中,也没有符合办理低保的家庭。
“现在办事咋也得表示一下。”张一帆从随身的精致小包里取出一叠钱:“事办不办成没关系,这只是我的一点心意。”说着,把钱放在李浩然的桌子上。看着厚厚的一叠钱,李浩然的眼睛顿时有些发亮,就在他刚放下张一帆打来的电话后,媳妇秋红把带有哭腔的电话紧跟着打了进来,母亲马上就要手术了,费用还差三千元钱。李浩然思忖了下说,你放心吧,我来想办法。其实,李浩然的办法就是满天飞的小额贷款。
他苦笑了下,虽然现在特别需要一笔给母亲做手术的钱,可张一帆这钱的分量太沉了。他把钱往张一帆面前一推说:“实在对不起,你的事我真帮不了忙。”想用钱来打通关节,对李浩然来讲是一种人格的侮辱。
张一帆听他这番话,没有生气只是淡淡一笑说:“你也不问问是谁,就拒绝了。”
面对如桃花般绽放的笑脸,李浩然没有一丝迟疑地说:“无论是谁,我也是这样的态度。”
“求你帮忙办低保的是我家的表叔。”张一帆说着又取出一张纸条,递给了他。只见纸上书写着工整的字迹,看得李浩然心颤,只见上面写着:
“李春水,58岁。10年前,因开车肇事被判刑三年,出狱后主要靠捡废品为生;老伴常年患病,生活非常困难,前些年,因某种原因没有办理低保。”
这纸条上的文字分明写的是自己父亲的情况。李浩然的眼睛瞪得圆圆的看着张一帆,他不清楚她这样做是啥目的,她淡然微笑的面孔让他有些不认识这位老同学了。
看着李浩然惊奇的模样,张一帆说:“实话告诉你吧,我是省报社的记者,你们区委组织部介绍情况说,好多没有你父母家庭困难的住户,你都给办低保了,可就是不给你父母办低保,这是为什么?”
李浩然苦笑了下说:“我是社区的干部,我父母的生活虽然困难些,这也不是我与群众争抢利益的理由啊,再说我父亲因汽车肇事给国家造成多大损失啊,现在所有的赔偿款,我们都赔付清了,往后日子就会好了。”听他这样说,张一帆从内心里更加佩服这位往日并不突出的同学。她把桌上的钱拿起来放到李浩然的手中说:“听说李婶住院还缺些手术费,这点钱就算老同学表达的一点心意。”
这时,社区办公室主任走进屋来说:“李书记,咱社区的群众听说李婶做手术还缺点手术费,这不大伙给你捐了一些钱。”
李浩然望着主任手里的捐款,眼里滚动着泪花。张一帆突然想起了不知谁说的一句话:只要你心中有群众,群众心中自然就有你。(于学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