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网站首页>专题专栏>白山市纪委七届六次全会>热议

全面从严治党 扶树正身治本

来源:抚松县纪委监委 日期:2021-03-03

  抚松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李铁刚 

  市纪委七届六次全会提出了“1234”工作格局,为全市纪检监察机关高质量履职,提供了新思想,指明了新方向。就如何贯彻落实好市纪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我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聚焦监督首责,植好“大树根” 

  “欲树之长,必于始生时除其病害”。无论是监督执纪问责,还是监督调查处置,排在第一位的都是监督职责。强有力的监督不仅是维护纪法权威、有效开展审查调查和问责处置的基础,更是关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成效的“固根”工程。 

  一要瞄准监督重点。要坚持“两个维护”,围绕做好“六稳”、落实“六保”等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抓住“关键少数“,坚持和巩固党委(党组)书记向上一级纪委述责述廉等做法,持续加强对“三重一大”集体研究等制度机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聚焦关键领域,紧盯工程建设、土地开发利用、行政执法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的部门和行业,通过监督调研深入查找剖析风险点和薄弱环节,采取针对性监督策略和手段,压减权力设租寻租空间。二要找准方法路径。要强化问题导向,注重发现权力运行中的问题短板和监管盲区,前移监督关口,强化事前、事中监督,主动靠前发现问题、纠治问题,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进一步做实做细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督促行业主管部门深化整改,推动权力规范运行。三要认清专责定位。要把握好纪检监察机关“监督的再监督”定位,把压力有效传导给基层党委(党组)和职能部门,督促做好具体工作。不断完善协同监督机制,贯通监督力量,内部发挥好纪律监督、监察监督、巡察监督、派驻监督优势,联合作战、一体推进,外部以党内监督为主导,统筹人大监督、民主监督等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形成合力。 

  二、一体推进“三不”,防治“病虫害” 

  “树欲成林,须于可治者治之,可扶者扶之,当伐者亦须伐之”。“三不”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只有做到三者并重、协同、贯通,才能用好治病之法,做到固本培元。 

  一要强化惩治震慑力。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持有贪肃贪、有腐反腐,聚焦“关键少数”和群众关注的腐败问题,持续整治重点领域突出问题,斩断“围猎”和甘于被“围猎”的利益链,破除权钱交易的关系网,遏制腐败增量,化解腐败存量。二要强化制度约束力。要做细做实以案促改、以案促治,突出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与堵塞制度漏洞、强化监督监管一体推进、双管齐下。通过向党委报告、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方式,督促相关职能部门逐步建立健全行得通、指导力强、能长期管用的制度规定,坚决杜绝简单照搬照抄、重复建设等形式主义问题,做到不留“暗门”、不开“天窗”。要同步建立起问事必问人、问人必问责、问责问到底的工作制度,避免建立制度形同虚设。三要强化教育引导力。要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不断丰富廉政教育载体,通过组织开展廉政宣讲、制作廉政宣传片和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强化纪法教育,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进一步建立完善回访监督机制,深入开展回访教育,引导鼓励“有错”干部向“有为”干部转变,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三、强化队伍建设,当好“护林员” 

  “打铁还需自身硬,绣花要得手绵巧”。纪检监察干部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事关党和政府的形象,事关老百姓对我们反腐败事业的信心,马虎不得。 

  一要突出政治引领。要不断加强纪委常委会自身政治建设,持之以恒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严肃党内生活,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引导纪检监察干部努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二要提升履职能力。要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推进审查调查工作规范化、法治化运行。聚焦案件质量提升,从线索分析研判、调查取证、事实认定、证据运用等环节入手,开展系统化全员培训,培养更多纪法皆通的“多面手”。强化内部监督和自我约束,严格履行各项报批程序和手续,不断强化办案人员程序意识、证据意识、质量意识,全面提升案件质量。严守办案安全底线,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坚决杜绝安全隐患问题发生。三要坚持刀刃向内。要常态化开展“转作风、树形象”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活动,采取更加务实管用的措施,持续加大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管力度,做到素质提升和品行塑造“两手抓、两手硬”。对内,督促办案人员慎重行使执纪监督、审查调查权,严格执行打听、干预监督审查工作登记备案、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坚决防止被“围猎”和跑风漏气、以案谋私等问题发生;对外,更加注重约束“8小时以外”的行为,不该到的场所不去,不该拿的东西不沾,不该讲的话不说,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切实做到更严一格、更紧一扣。 

 

责任编辑:白纪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