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本着有利于管住权力、有利于预防腐败、有利于保护农村党员干部的三原则,靖宇县纪委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全市率先开展“权力入笼”工程进村屯试点工作,是“权力入笼”工程进部门(单位)基础上的创新,也是“权力入笼”工程的延伸和拓展。
2015年,在全县8个乡镇各选取一个试点村,开展“权力入笼”工作。制定印发了《靖宇县“权力入笼”工程进村屯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并将该方案、靖宇县“权力入笼”工程进村屯工作流程图、靖宇县“权力入笼”工程进村屯各乡镇及试点村联系方式、“权力入笼”台账模板四部分内容集结成方便实用的《靖宇县“权力入笼”工程进村屯工作手册》,做到乡镇纪检干部、村“三委”班子人手一册。
全县各乡镇和试点村严格按照《靖宇县“权力入笼”工程进村屯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步骤组织实施和推动落实,完成了规划启动、编织笼子、组织入笼、跟踪监督四个阶段工作。为将工作抓实、做细,在编织笼子“收口”阶段,县纪委领导组织由各乡镇纪委书记、试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参加的“权力入笼”工程进村屯座谈会,针对开展此项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大家各抒己见、诚恳交流,为深入开展“权力入笼”进村屯工作建言献策、排忧解难。
靖宇县“权力入笼”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涉农部门的业务骨干组成的“专家组”,对各村屯制度建设情况、组织实施“权力入笼”工程情况及工程效果、作用进行质量评估,重点评估权力梳理是否彻底、重要权力筛选是否准确、制约措施是否有力到位,制约效果是否明显,及时向各村屯反馈,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各村屯根据评估反馈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权力入笼”制度体系。
通过“权力入笼”工程进村屯,靖宇县建立一整套符合农村实际且行之有效的制约监督村级组织权力运行的制度体系。各村认真梳理村级各项权力,对照每一项权力制定相应的制度,并形成“权力入笼”工程制度汇编,将村级组织重要权力真正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进一步规范约束村干部手中的权力,切实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进程,从源头上预防农村基层腐败问题的发生。全县8个试点村共清理村级组织权力112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120余条。
在“权力入笼”工程进村屯工作中,县、乡两级纪委与各村“三委”班子群策群力,在用制度管理好农村基层干部和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村务公开制度上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推进。强化对农村干部的管理,在决策办法、村务公开、土地及财务管理等方面对村干部提出明确要求,积极探索出维护村民民主权利的有效途径,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深化和完善村务公开制度,把群众关注的财政收支情况、资产管理、专项经费使用等热点问题通过公开栏、意见箱、村民代表议事会等形式进行公开,使群众有更多的知情权和监督权。2016年,“权力入笼”工程进村屯工作将在全县111个行政村全面铺开。
(来源:靖宇县纪委 编辑:赵秀波)